最近,我們老師在給客戶做財稅咨詢的時候,客戶會說你給我注冊個獨企業啊,或者隨便給找個“稅收洼地”政策避稅行不行?
01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稅收洼地”?
“稅收洼地”是指在特定的行政區域,在其稅務管理轄區注冊的企業通過區域性稅收優惠、簡化稅收征管辦法和稅收地方留成返還等處理方法,實現企業稅負降低的目標。
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稅收洼地,島嶼政策”。中國很多地方也有,比如網紅地霍爾果斯、上海、江西、湖北、江蘇等等。
02
其次“稅收洼地”有哪些類型呢?
1、以核定征收為主的“稅收洼地”
核定征收主要是針對新成立的小規模公司,考慮到沒法設立自身的賬簿,公司體系不完善等,鼓勵全民創業時就會對企業進行核定征收,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也相對的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壯大。
這是合理合法的核定征收政策,地方也會出具相關的政策文件以及核定征收鑒定表,按照一年一出的方式對企業進行核定。
一般走的就是用核定的方法來征收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但這個“稅收洼地”的政策是不穩定的,比如2018年出現的冰冰明星案之后,其所涉及的霍爾果斯以核定征收為主的洼地紛紛要求所有的藝人們補交了三年的稅金。
2、以財政為征收的“稅收洼地”
這是以政府返還為主的“稅收洼地”,讓企業首先合法納稅,然后會根據企業的納稅額高低,按照地方留存收入的一定比例或者大部分比例再次返還給投資者,這種政府為背書的洼地政策還是比較可信的。
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及部門規章規定,稅務部門針對特定地域的納稅人或特定的稅種在征稅時實施減征或免征,直接降低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從而降低納稅人的實際稅負。
3、國家規定的享受低稅率的地區
一般以三大稅種為主,包括:
增值稅:海南離島免稅店、港粵澳大灣區、橫琴平潭、臺灣等。
企業所得稅:中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西部地區、新疆喀什、霍爾果斯等。
個人所得稅:西藏自治區、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
03
為何要嚴查“稅收洼地”避稅?有哪些風險呢?
1、利用核定征收的“空殼公司”虛開發票風險大
例如,作為一般納稅人的成都某建筑公司,為了減少企業所得稅,專門在“稅收洼地”成立了一家個人獨資企業勞務公司給自己的建筑公司開具費用發票。
勞務公司利用核定征收的優惠政策,個人所得稅稅負較低,但建筑公司利潤大幅下降,企業所得稅大幅下降。勞務公司享受了優惠政策但沒有實質性運營,而且涉及虛開發票,風險非常大!
2、利用核定征收的“空殼公司”轉讓利潤風險大
例如,作為一般納稅人的四川某商務公司,為了減少企業所得稅,專門在“稅收洼地”成立了一家個人獨資企業食品包裝公司。商務公司將貨物以較低的價格銷售給食品包裝公司,食品包裝公司再按照正常價格銷售給客戶。
食品包裝公司利用核定征收的優惠政策,個人所得稅稅負較低,而商貿公司由于銷售收入下降,企業所得稅大幅下降。商務、食品包裝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缺乏商業目的,屬于有意偷逃稅款,面臨被納稅調整的風險!
3、高管注冊個人獨資企業籌劃工資風險大
例如,李先生是某科技公司的高管,年薪比較高,適用45%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了降低稅負,李先生成立個人獨資企業,給科技公司開具發票收取咨詢費,個人獨資企業可申請核定征收,稅負較低,從而達到節稅的目的。
若李先生依然為原科技公司員工,則李先生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給科技公司開具發票可能涉及到虛開發票,若李先生和科技公司解除了勞動合同,只有服務協議,那么李先生實質上作為勞動者的權益將無法保障,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04
2021年企業這6個行為會被重點稽查!
1、隱瞞收入
有些企業利用私戶、微信、支付寶等收取貨款來隱匿部分收入,或存在大額收款遲遲不開發票,或給客戶多開發票等等。
2、虛列成本
主營成本長期大于主營收入,如:
(1)公司沒有車,卻存在大量的加油費。
(2)差旅費、會議費、咨詢費等異常。
(3)工資多申報或少申報。
(4)買發票,多結轉成本,后期紅沖或補發票。
(5)計提了費用卻遲遲沒有發票。
3、利潤異常
(1)企業常年虧損,卻沒有倒閉。
(2)同行業利潤偏低等。
4、利用“稅收洼地”、“陰陽合同”和關聯交易等逃避稅行為
(1)某些公司利用當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有獎勵的政策、利用當地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的政策,注冊“空殼公司”。
(2)利用簽訂“陰陽合同”的方式隱瞞收入或虛列成本。
5、虛開發票
(1)不管是為他人、為自己開這種發票屬于虛開,當中間人介紹虛開發票也不行,甚至接受虛開發票的行為也不可以!
(2)環開、對開發票,即甲公司乙公司互相開票,雖然沒有少交稅,但是沒有真實業務,也屬于虛開發票!
6、 稅負異常
(1)增值稅收入長期大于企業所得稅收入。
(2)稅負率異常,如果企業平均稅負率上下浮動超過20%,稅務機關就會對其進行重點調查。
(3)企業大部分員工長期在個稅起征點以下。
(4)盈余公積轉增資本,個人股東卻未繳個稅等等。
有老板說那我老老實實按照賬本收入交稅是不是就好了?當然不是,真這樣做的企業可能最多干不了三年就不存在了,畢竟很多行業稅負可不低啊。
其實企業可以利用好稅收政策,在合規合法的情況下進行有效避稅。
不過稅收政策有那么多,不一定每一個適合自己的企業,所以我們在給客戶做財務咨詢、稅務籌劃方案的時候,一定會結合客戶的綜合情況,為其量身打造出一個最佳方案。多年來,已累計為3萬多家企業節稅上億元。